基隆軒社陣頭及裝備簡介
這篇文章筆者想了很久!最後決定仍然發表,讓對基隆地區軒社有興趣者與有意聘請者做一參考:
基本上陣式分行進陣頭及排場(正式稱法為”堂會”)兩種為主:
行進陣頭:
大鼓陣
此陣起源不可考,約唐代圖繪中就有此種行式演奏方式,北管大鼓陣可能係古代行軍軍樂行式,因氣勢宏大通常擔任隊伍先鋒角色,包括開路鼓、鼓亭車為此陣頭演伸或簡易版本,北部此種陣頭又分為台北和東北角(基隆、宜蘭)演奏,台北演奏以大鼓、嗩吶(海笛)、銅鐘鑼、搭配套曲演奏而非單曲,東北地區演奏則加入鈸和大鈔,以擊鼓者為隊伍指揮(與中南部不同是北部擊鼓者係面對其他演奏者以控制節奏快慢),基隆及宜蘭地區分西皮與福路兩種演奏,福路系統演奏曲調較為平緩,西皮系統曲調較高亢,一般以前三至四拍為慢板,中間六拍快板,之後回到慢板,以聯套套曲演奏其插介及板快慢由擊鼓者決定;此種演奏源於西皮與福路之爭,敵對雙方為在北管音樂分出高下,雙方以自行學習過之牌子以插介方式加以變化,故要先熟悉各類牌子才能學習如何插介換牌,且須和同仁默契良好,但此種陣頭對藝員體力上負擔相當大,尤以嗩吶手須為老手才能應付鼓手隨時變換拍子快慢及曲調且需近十至二十人嗩吶手,故須大型軒社才會練習此種陣式,最近一次為基隆聚樂社一組受高雄應聘此種陣頭。
圖中為得意堂十組(水尾得意堂)參加廟口聖王公祭典之大鼓陣
(請注意鼓陣中都為大鈔而非鈸且也取消馬鑼(小鑼)編制)
一般北管陣
最基本組合為鼓手二人負責堂鼓、扁鼓、梆子、鑼手一人,鈸與大鈔手二至三人,嗩吶手二至三人即可成陣,基隆地區鼓手(頭手)除負責鼓外另會單手持竹拍,及增加響盞(小京鑼)一人,基隆地區大型軒社鎖吶手約十至十五人為基本人數。(部份軒社有時會去掉扣仔(梆子))
圖中為台北雙連社參加廟口祭典之北管陣(恰為基本人數)
行奏唱曲
基隆地區方式則以一般北管樂器加上殼子弦(西皮用京胡俗名吊鬼仔),由藝員按所學戲曲及角色吟唱,通常此陣會用於較為亢長的繞境避免重覆吹打而單調,其中筆者曾於中元祭聽過慈雲社員吟唱’斬經堂”,另為得意堂十組吟唱”黃鶴樓"及聚樂社的"下陳州"(包公戲)。
北管什音:
該陣僅見於福路大型軒社,不見於西皮系統,大型軒社會準備白色館篷,社員著白色馬掛,樂器除銅鑼及鈔和鈸和殼子弦等北管樂器,另加入曖仔(小嗩吶)、雲鑼、笛及手鼓和手鈴演奏北管細曲,福路以聚樂社一組、慈雲社、靈義郡、為其代表,筆者小時後曾見過聚樂社為其過世頭人送葬時出動五十名樂手拉殼子弦及其它藝員近百人(還不包括其它組成員),此種陣頭基隆本地也已罕見,最近期為去年西秦王爺誕辰聚樂社曾和慈雲社借調人手組成十人小陣.
排場(堂會)
軒社以靜態定點方式演奏,一般以和行進中樂曲方式相同,另為軒社平常時演練戲曲方式,多人扮演戲中角色唱戲文(一般為折子戲),但此種方式很容易測出軒社平時演練成果,一般沒排過戲的軒社不太願意以此方式排場(會立刻出包!)
裝備
頭旗:一般以兩尺布製頭旗為主,近年有小型化趨勢,上書"基隆""得意堂"(聚樂社)第X組(現在部份軒社改以基隆XX地區得意堂,如三坑得意堂),唯閩南第一團頭旗型式較類似一般軒社之彩牌。
圖中為百福聚樂社頭旗(因該團創立於日據晚期無參加分組)
宮燈(註一):以紅色或粉紅色底棉紗布為底(因基隆多雨使用紙燈很容易受潮變型),以六角造型,上書館名及祖師爺封號,會懸掛於軒社正廳上方或用燈托架架住.
圖中為標準基隆軒社之宮燈及托座(百福聚樂社,白事用白宮燈)
燈托:以木雕雕刻燈座架(部份軒社改以白鐵製做)
木雕鼓架:現除重要慶典外,不會輕易示人,以人力扛,現改用拖車
圖中為百福聚樂社木雕鼓架
鑼架:目前皆以不鏽鋼製作,僅得意堂十組會於迎斗燈當日及田都元帥慶典當日,以人力扛鑼架(但若當日天氣不佳則不會出)
彩牌:老軒社皆有製作木製彩牌(儒霖堂三組、得意堂十組、聚樂社一組及十八組和慈雲社皆有),中型軒社會製做繡旗式彩牌(目前筆者見過天神町得意堂五組及得義堂九組、百福聚樂社及西定路聚樂社有之)
百福聚樂社的繡式彩牌
繡旗:繡旗圖案以麒麟,龍鳳及獅子為主,但亦有以人物或典故製作之繡旗,且目前以四方型繡旗為主,三角型繡旗較罕見.(註二)
得意堂十組獅型繡旗
風帆旗:中大型軒社皆會製作此旗,唯押陣風帆旗目前筆者僅有見得意堂十組和聚樂社一組有此旗(可能與該二團常負責押陣有關)
百福聚樂社風帆旗(白事用)
(註一):一般有人俗稱"西燈"(台語語誤,應為"紗"燈),很明顯點出該燈本應為布製宮燈,且布燈好處為可以流傳甚久.
(註二):繡旗有人稱"獅旗"是誤稱,獅旗為繡旗中的一種,上繡圖案可從瑞獸,花草及人物典故都可繡上,如雙連社繡旗上為八仙圖案,而筆者最愛的是得意堂十一組有一組繡旗上繡"三英戰呂布"圖案另一繡關羽斬文醜,十組也有一支進鹿(祿)圖長期懸於宮內右側壁上,有"獅旗"一說是軒社間互相模仿圖案導致圖案類似但也失去趣味性,基隆地區繡類係為宜蘭某金字開頭繡莊承作居多.
得意堂十一組"三英戰呂布"旗(部份)
援用"真實呈現部落格"(若有侵權敬請告知)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