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得意堂第十組先賢壇


筆者於前往紀錄聚樂社第一組排場途中拜訪林清山老師,由於老師熟悉戰後西皮派各軒社情況,故本次訪問以西皮軒社為主.


 


資料來源:得意堂第十四組館先生 林清山 老師口述資料(註一)


地點:基隆奠濟宮(得意堂十組館)


項目:軒社詢問


 


基隆遊樂園第六組(基隆音樂會第六組遊樂園)


老師:沒印象,可能光復後就散了!


 


得和軒(得意堂藝宣大隊得和軒中隊):


歷史:成立於民國五十年代,設於月眉路的住宅,約20人左右,係從原東協義堂人馬重整出團,唯月眉路底礦坑關閉沒落後,原有社員搬離而散館(20年前),現存人員轉至天神町得意堂(依年紀應該也無法出陣)!


 


大和團


創立年代:不詳,應是光復前後


地點:三沙灣


歷史:原為歌仔團, 後林 老師前往教導正式成為北管團,約三十年前散館。


 


得意堂十四組


目前裝備現況:寄放於南榮路往南榮新村入口旁土地公廟,目前林清山老師代表十四組管理人兼代頭人。


 


題外話:


曾有版大參加西路軒社有發現得意堂各支社的板繚及鑼鼓點不太相同一事,詢問林老師,林老師表示確有此事,原因出於組織內沒落實館先生制度,各分組皆自行聘請老師教學,由於老師有來自宜蘭.九份及彰化等地,各地本就有板繚差異性加上部份老師自行更改曲譜或加字,造成人員調度上無法配合,故目前能相互支援的分組皆為同一老師所傳.


反觀福路派,由於聚樂社大公在各分社須館先生時,統一指派館先生前往教學,故各分組皆能相互支援,其中又以"盧仙"(盧明老師)及"福仙"(陳福老師),最負盛名,足跡遍及大台北區軒社,如靈安社,福樂社,蘆洲樂樂樂,都曾受兩位老師指導.


 


(註一):林清山老師出身得意堂第十四組(石硬港得意堂;俗稱外石港,現已散館),為西皮派目前碩果僅存老師,舉凡上四管及下四管皆能教學,對戰後西皮派軒社皆了解其歷史,曾介紹葉美景老師至三坑及瑞芳得意堂教導前場,目前可常見老師於奠濟宮走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EX 的頭像
    ALEX

    i86269的部落格

    A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